桔梗湯
出處[編輯]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311條:「少陰病,二三日,咽痛者,可與甘草湯;不差者,與桔梗湯。」
組成[編輯]
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
右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溫分再服。
加減[編輯]
去桔梗,即為甘草湯。
加生薑,大棗,即為排膿湯。
主治[編輯]
《方極》
治甘草湯證而有腫膿,或吐黏痰者。黏痰如膿者主之。
《類聚方廣義》
喉痹腫痛,咽喉懸壅作深紅色者,鈹針放血,為第一捷策。纏喉風,痰涎壅盛,聲音不出者,當先吹礬石,膽礬二味末,挑吐頑痰,而後二證俱用桔梗湯合半夏散,則速有效,或加大黃。
醫案[編輯]
誤治醫案[編輯]
1)咽喉腫痛:女,49歲。肥胖型。平素屢屢上逆,頭眩肩重,高度蛋白尿。因食油炙花生米,初覺咽喉燥熱,食物下咽頭頗感刺戟而已。當時並無寒熱或頭痛之症狀,同日投以甘草桔梗湯一日盡二劑,兼噴藥粉。翌日更覺灼熱而且疼痛,微惡寒頭微痛,如是,似有表證,投以半夏湯二劑,然症狀有增無減。第三日夜半突然呼吸困難,咽喉如火灼,顏面翕然而熱,患者大起恐慌,我亦為之吃驚。予苓桂味甘湯,一劑後咽喉漸覺緩和而灼熱稍減,至天曉連服二服,面赤亦退。後二日仍用原方,各症狀盡除。《朱木通醫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