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命湯
出處[編輯]
《金匱要略》引《古今錄驗》續命湯
組成[編輯]
麻黃 桂枝 當歸 人參 石膏 乾薑 甘草(各三兩) 川芎(一兩) 杏仁(四十枚)
上九味,以水一斗,煮取四升,溫服一升,當小汗,薄復脊,憑几坐,汗出則愈,不汗更服,無所禁,勿當風。
主治[編輯]
治中風痱,身體不能自收,口不能言,冒昧不知痛處,或拘急不得轉側。
並治但伏不得臥,咳逆上氣,面目浮腫。
《類聚方廣義》
婦人在草蓐得風,頭痛,發熱惡寒,身體痹痛,腹拘急,心下痞硬,乾嘔微利,咽乾口燥,咳嗽甚者,不速治必為蓐勞,宜此方。
醫案[編輯]
1)宣和戊戌,表兄秦老病傷寒,身熱,足寒,頸項瘈瘲,醫作中風治,見其口噤故也。予診其脈實而有力,而又腳攣,嚙齒,大便不利,身燥無汗。予曰:「此剛痙也,先以承氣湯下之,次以續命湯調之,愈矣。」《傷寒九十論》宋 許叔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