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煎導方
出處[編輯]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233條:「陽明病,自汗出,若發汗,小便自利者,此為津液內竭,雖鞕不可攻之,當須自欲大便,宜蜜煎導而通之,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,皆可為導。」
組成[編輯]
食蜜 七合
右一味。於銅器內,微火煎,當須凝如飴狀,攪之勿令焦著,欲可丸。並手捻作挺,令頭銳,大如指,長二寸許,當熱時急作,冷則鞕。以內穀道中,以手急抱,欲大便時乃去之。
主治[編輯]
《方極》
治肛中乾燥,大便不通者。
《類聚方廣義》
傷寒,熱氣熾盛,汗出多,小便自利,津液耗竭,肛中乾燥,硬便不得通者;及諸病,大便不通,嘔吐,藥汁不入者。老人血液枯燥,每大便秘閉,小腹滿痛者,共宜此方。蜜一合,溫之,以唧筒射入肛中,為捷徑。
《外台秘要》土瓜根方,取生土瓜根,搗取汁,以水解之,於筒中吹入下部,即通。
大豬膽汁一枚,瀉汁,和醋少許,以灌穀道中,如一食頃,當大便出。
方論[編輯]
《傷寒九十論》宋 許叔微:二陽明證雖相似,然自汗小便利者,不可蕩滌五臟,為無津液也,然則傷寒大證相似,脈與證稍異,通變為要,仔細斟酌,正如以格局看命,雖年月日時皆同,貴賤窮通不相侔者,於一時之頃,又有淺深也。
醫案[編輯]
1)庚戍仲春,艾道先染傷寒,近旬日,熱而自汗,大便不通,小便如常,神昏多睡。診其脈,長大而虛。予曰:「陽明證也。」乃兄景先曰:「舍弟全似李大夫證,又屬陽明,莫可行承氣否?」予曰:「雖為陽明,此證不可下,仲景,陽明,自汗,小便利者,為津液內竭,雖堅不可攻,宜蜜兌導之。」作三劑,三易之,先下燥糞,次泄溏,已而汗解。《傷寒九十論》宋 許叔微
誤治醫案[編輯]
1)一豪子郭氏,得傷寒數日,身熱,頭疼,惡風,大便不通,臍腹膨脹。易數醫,一醫欲用大承氣,一醫欲用大柴胡,一醫欲用蜜導。病家相知凡三五人,各主其說,紛然不定,最後請予至。問:「小便如何?」病家云:「小便頻數。」乃診六脈,下及趺陽脈浮且澀。予曰:「脾約證也,此屬太陽陽明。」仲景云太陽陽明者,脾約也。仲景又曰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胃氣強,澀則小便數。浮澀相搏,大便則硬,其脾為約者。大承氣,大柴胡恐不當。仲景法中麻仁丸不可易也。主病親戚尚爾紛紛。予曰:「若不相信,恐別生他證,請辭,無庸召我。」坐有一人,乃弟也。逡巡曰:「諸君不須紛爭,既有仲景證法相當,不同此說何據,某雖愚昧請終其說,諸醫若何,各請叙述。」眾醫默默,紛爭始定。予以麻仁丸百粒,分三服,食頃間盡,是夕大便通,中汗而解。《傷寒九十論》宋 許叔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