鱉甲煎丸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出處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第2條:「病瘧,以月一日發,當以十五日愈;設不瘥,當月盡解;如其不瘥,當云何?師曰︰此結為瘕,名曰瘧母,急治之,宜鱉甲煎丸。」

組成[編輯]

鱉甲(十二分,炙)烏扇(三分,燒)黃芩(三分)柴胡(六分)鼠婦(三分,熬)乾薑(三分)大黃(三分)芍藥(五分)桂枝(三分)葶藶(一分,熬)石葦(三分,去毛)厚朴(三分) 牡丹(五分,去心)瞿麥(二分)紫葳(三分)半夏(一分)人參(一分) 蟅虫(五分,熬)阿膠(三分,炙)蜂窠(四分,炙)赤硝(十二分)蜣螂(六分,熬)桃仁(二分)

上二十三味,為末,取熊灶下灰一斗,清酒一斛五斗,浸灰,候酒盡一半,著鱉甲於中,煮令泛爛如膠漆,絞取汁,納諸藥,煎為丸如梧子大,空心服七丸,日三服。

加減[編輯]

《千金方》:用鱉甲十二片,又有海藻三分,大戟一分,蟅蟲五分,無鼠婦、赤硝二味,以鱉甲煎和諸藥為丸。

主治[編輯]

醫案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