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黃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來源[編輯]

麻黃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、木賊麻黃和中麻黃的草質莖。

性味[編輯]

味辛、微苦,性溫。

歸經[編輯]

主歸肺、膀胱經。

功效[編輯]

發汗解表、宣肺平喘、利水消腫。

註解[編輯]

《神農本草經》:味苦,溫。主治中風傷寒頭痛,溫瘧,發表出汗,去邪熱氣,止咳逆上氣,除寒熱,破症堅積聚。

《名醫別錄》:微溫,無毒。主治五藏邪氣緩急,風肋痛,字乳餘疾,止好唾,通腠理,束傷寒頭痛,解肌,泄邪惡氣,消赤黑斑毒。不可多服,令人虛。

《藥性論》:君,味甘,平。能治身上毒風痺,皮肉不仁,主壯熱,解肌發表,溫瘧,治瘟疫。根節能止汗。方曰:并故竹扇杵末扑之,又牡蠣粉,粟粉并根等分末,生絹袋,盜汗出即扑手摩之。

用量[編輯]

品考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