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黃升麻湯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出處[編輯]
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357條:「傷寒六七日,大下後,寸脈沉而遲,手足厥逆,下部脈不至,喉咽不利,唾膿血,泄利不止者,為難治,麻黃升麻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麻黃二兩半,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株 黃芩十八株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,去心 桂枝六銖,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,炙 石膏六銖,碎,綿裹 白朮六銖 乾薑六銖

右十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一兩沸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相去如炊三斗米頃,令盡,汗出愈。

加減[編輯]

主治[編輯]

醫案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