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青龍加石膏湯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出處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第14條:「肺脹,咳而上氣,煩躁而喘,脈浮者,心下有水,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麻黃  芍藥  桂枝  細辛  甘草  乾薑(各三兩) 五味子 半夏(各半升) 石膏(二兩)

上九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三升,強人服一升,羸者減之,日三服,小兒服四合。

加減[編輯]

去石膏,即小青龍湯

去桂枝,芍藥,加厚朴,小麥,即厚朴麻黃湯

主治[編輯]

《千金》:脅下痛引缺盆

醫案[編輯]

1)曾治一男性,喘咳上氣,夜不能臥,煩躁不安,切其脈弦數有力,舌質紅絳,苔則水滑,辨為寒飲覊其陽氣,日久化熱之證,投小青龍湯加生石膏,服一劑後,即能安臥得睡,從此喘咳銳減,逐漸獲痊。《劉渡舟論傷寒》

2)百日咳痙攣期:男,7歲。發育、營養均極不良,面黃肌瘦,一見如脾疳型。六七日前由於感冒咳嗽不已,經服某西醫之內用藥,雖感冒差而咳嗽更加激烈,至此,乃斷定為百日咳。於是,投藥、注射並進, 然病仍有增無減。乃轉囑我為之治療。咳嗽痰多,屬於虛寒體質。用小青龍湯加杏仁石膏,三帖全治。以後轉用消疳散以治其脾疳。《朱木通醫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