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胡加龍骨牡蠣湯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出處[編輯]
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107條:「傷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滿煩驚,小便不利,譫語,一身盡重,不可轉側者,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薑(切) 鉛丹 人參 桂枝(去皮)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,洗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,熬 大棗六枚,擘

右十二味,以水八升,煮取四升,內大黃,切如棋子,更煮一兩沸,去滓,溫服一升。

加減[編輯]

去龍骨,牡蠣,桂枝,茯苓,鉛丹,大黃,即小柴胡湯

主治[編輯]

《方極》

小柴胡湯而胸腹有動,煩躁驚狂,大便難,小便不利者。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治狂證,胸腹動甚,驚懼避人,兀坐獨語,畫夜不寐,或多猜疑,或欲自死,不安床者。

治癎證,時時寒熱交作,鬱鬱悲愁,多夢少寐,或惡接人,或屏居暗室,殆如勞瘵者。狂癎二證,亦當以胸脇苦滿,上逆,胸腹動悸等為目的。

癲癎,居常胸滿上逆,胸腹有動,每月及二三發者,常服此方不懈,則無屢發之患。

腹證[編輯]

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腹證

方論[編輯]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此方似脫甘草,黃芩,宋版有黃芩一兩半,半夏二合。

醫案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