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加桂湯
出處[編輯]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117條:「燒針令其汗,針處被寒,核起而赤者,必發奔豚。氣從少腹上衝心者,灸其核上各一壯,與桂枝加桂湯,更加桂二兩也。」
《金匱要略》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第3條:「發汗後,燒針令其汗,針處被寒,核起而赤者,必發奔豚,氣從少腹上至心,灸其核上各一壯,與桂枝加桂湯主之。」
組成[編輯]
藥物 | 份量 |
---|---|
桂枝(去皮) | 五兩 |
芍藥 | 三兩 |
生薑(切) | 三兩 |
甘草(炙) | 二兩 |
大棗(擘) | 十二枚 |
桂枝(五兩)芍藥(三兩)甘草(二兩,炙)生薑(三兩)大棗(十二枚)
上五味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─升。
加減[編輯]
減桂枝量,即為桂枝湯。
去芍藥,即為桂枝去芍藥湯。
主治[編輯]
《類聚方廣義》尾台榕堂
治桂枝湯證而上衝劇者。
醫案[編輯]
1)張某,女,1965年12月13日初診。因練氣功不得法,出現氣從臍下上衝至胸已半年多,伴見心慌,汗出,失眠,舌苔白潤,脈緩,證屬榮衛不和,汗出上虛,因致氣上衝逆,治用桂枝加桂湯:桂枝15克 白芍10克 生薑10克 大棗4枚 炙甘草6克。上藥服三劑,氣上衝已,但有時臍下跳動。上方加茯苓12克,服三劑臍下跳動已,睡眠仍差。繼服酸棗仁湯加減善後。《張仲景用方解析》馮世綸 張長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