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名稱[編輯]

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,桂枝新加湯,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

出處[編輯]
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62條:「發汗後,身疼痛,脈沉遲者,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,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桂枝三兩,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,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,擘 生薑四兩

右六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。

加減[編輯]

去人參,減芍藥、生薑量,即為桂枝湯

主治[編輯]

《劉渡舟論傷寒》

月經後榮衛兩虛之身疼痛。

《方極》

桂枝湯證而心下痞硬,身疼痛,及嘔者。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治疝家,寒熱交作,心下痞硬,脇腹攣痛而嘔者。是東洞先生體驗之說,非推測下筆也。

醫案[編輯]

1)曾治一婦女,每次月經之後,必見周身疼痛之證。服藥無效,乃邀余診。脈來遲,按之無力,舌質淡嫩,苔薄白而潤,體力自覺痿弱,面色淡白,辨為榮衛兩虛,血不少濡之疼痛。為疏新加湯原方,另加當歸12克,許服五劑,竟獲痊愈。《劉渡舟論傷寒》

2)憶1942年春,余在大連開業,治一周姓婦,新產後下血較多,因而周身疼痛不止。某婦科醫為疏八珍,養榮湯等而見效甚微。經人介紹轉請余診,辨為新加湯證,投藥三帖,竟霍然痊愈。醫知其事,投刺來訪,對余言曰:八珍,養榮等湯治氣血虛之身疼痛,方證雖合拍,然不如桂枝湯加人參奏效之捷,果真經方而有神奇之功耶?尚希不吝賜教。答曰:八珍人參養榮,名方也,治氣血雙虛非不善也。鄙意為熟地,白朮等藥雖補而性呆,對身疼痛之證則板滯不靈,此其功效緩慢之因也。而新加湯則以桂枝湯為基礎,既有人參之補,又增生薑之行(生薑為二百克)。此方補中有行,而使藥力直達病所以發揮補榮止痛之作用。不獨此也,仲景治療血痹榮衛虛之黃芪桂枝五物湯,方中生薑劑量超過黃芪一倍以上(黃芪一百五十克,生薑三百克)。這種重用生薑之理,乃是載黃芪補衛氣於體表,為治本病的關鍵。所以,生薑運載藥力達表以治身疼痛,這是八珍養榮之所不及,先生以為如何?某醫稱善。《劉渡舟論傷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