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
名稱[編輯]
桂枝救逆湯
出處[編輯]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112條:「傷寒,脈浮,醫以火迫劫之,亡陽,必驚狂,臥起不安者,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。」
《金匱要略》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第12條:「火邪者,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。」
組成[編輯]
《傷寒論》
桂枝三兩,去皮 甘草二兩,炙 生薑三兩,切 大棗十二枚,擘 牡蠣五兩,熬 蜀漆三兩,洗去腥 龍骨四兩
右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蜀漆減二升,內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。
《金匱要略》
桂枝(三兩,去皮)甘草(二兩,炙)生薑(三兩)牡蠣(五兩,熬)龍骨(四兩)大棗(十二枚)蜀漆(三兩,洗去腥)
上為末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蜀漆,減二升,納諸藥,煮消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。
加減[編輯]
去蜀漆,生薑,大棗,即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。
去蜀漆,龍骨,牡蠣,即桂枝去芍藥湯。
去蜀漆,加芍藥,即桂枝加龍骨牡蠣湯。
主治[編輯]
《方極》
治桂枝去芍藥湯證而胸腹動劇者。
醫案[編輯]
一)燒傷、燙傷: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,也稱救逆湯。但因該方中的蜀漆一味,在日本難以買到,我就去蜀漆而使用該方,也照樣有良效。有一天,我家的女保姆在划火柴時不小心把火柴盒點燃了,因為是個實惠的大盒包裝,火較大,引燃了頭髮,燒著的頭髮垂到面部,造成滿臉的燒傷。我當時在前面的診室,也聽到了後邊的驚叫聲。於是馬上在燒傷部位塗上紫雲膏,並服用救逆湯。二十分鐘左右疼痛便停止,其後也沒有留下一點兒傷痕,完全治癒了。《漢方診療三十年》大塚敬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