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皮大黃朴硝湯

從 醫事通鑒
(已重新導向自 治食鱠不化成癥病方)
跳到: 導覽搜尋


出處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第56條:「鱠食之,在心胸間不化,吐復不出,速下除之,久成病。」

組成[編輯]

橘皮(一兩)大黃(二兩)朴硝(二兩)

上三味,以水一大升,煮至小升,頓服即消。

加減[編輯]

去橘皮,加甘草,即調胃承氣湯

去大黃,朴硝,即橘皮湯

主治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

食鱠後,在心胸間不化,吐復不出。

《方極》

治心胸間有宿滯而結者。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治飲食傷,吐下後,心胸猶不爽快,或噫氣吞酸者。又治痰飲家,心下或舀邊有塊,平素每飲食作痛,或吐食吐飲,吐酸嘈雜,大便難者,合桂枝枳實生薑湯亦佳。

《中醫臨證處方入門》龍野 一雄 本方與生薑半夏湯有相似之處,有心下部不快感,停滯感,吐後仍感不暢,且氣色不良。本方用於實證,朴硝可用芒硝代用。

醫案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