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薑苓朮湯

從 醫事通鑒
(已重新導向自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)
跳到: 導覽搜尋

名稱[編輯]

腎著湯,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,苓薑朮甘湯

出處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第16條:「腎著之病,其人身體重,腰中冷,如坐水中,形如水狀,反不渴,小便自利,飲食如故,病屬下焦。身勞汗出,衣裏冷濕,久久得之。腰以下冷痛,腹重如帶五千錢,甘薑苓朮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甘草 白朮(各二兩) 乾薑 茯苓(各四兩)

上四味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,腰中即溫。

他書[編輯]

《宣明論方》 赤茯苓 白朮 各四兩 炙甘草三兩 炮乾薑二兩

右為末 ,每服五錢,水二盞,煎至盞,去滓,溫服,日三服。

加減[編輯]

去茯苓,加人參,為理中湯

去乾薑,加桂枝,為苓桂朮甘湯

主治[編輯]

《宣明論方》

治胞痹,小便不利,鼻出清涕者。

《方極》

治心下悸,小便自利,腰中冷,如坐水中,或疼重,形如水狀者。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此方加杏仁,名腎著湯,治妊娠浮腫,小便自利,腰髀冷痛,喘咳者。

治老人平日小便失禁,腰腿沉重,冷痛者。又,男女遺尿,至十四五歲猶不已者,最為難治,斯方加反鼻,能奏效,宜隨證加附子。

方論[編輯]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此證小便不利而渴,手掌,足心煩熱者,八味丸有效。

醫案[編輯]

1)慢性胃病流產癖:女,27歲,以慢性胃病、喘息、常習慣性流產等病症,荏苒數年醫治不差。初診時喘息上氣,狀頗苦楚。顏面蒼白,貧血著明、手足厥冷、身體沉重倦怠。頭眩、眼昏、遍身寒冷感、胃部居恒重壓如欲墜下、口內冷淡、喜唾白沫、飢不能食、 嗜熱飲、飢甚時氣即上衝。前此曾患肋膜炎,且曾流產2次。脈細微搏動緩慢、胃內停水明顯,推定為胃下垂。苓甘朮薑湯加人參厚朴附子生薑細辛二劑。喘息大差,胃症狀亦減。後以當歸芍藥散料,或小青龍湯人參湯香砂六君子湯出入,月餘各症狀去十之六七。翌年生一女,二年後再生一子。《朱木通醫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