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遂半夏湯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出處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第18條:「病者脈伏,其人欲自利,利反快,雖利,心下續堅滿,此為留飲欲去故也,甘遂半夏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甘遂(大者,三枚)半夏(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,去滓)芍藥(五枚)甘草(如指大一枚,炙一本作無)

上四味,以水二升,煮取半升,去滓,以蜜半升,和藥汁煎取八合,頓服之。

加減[編輯]

主治[編輯]

《方極》

芍藥甘草湯證而心下痞滿,嘔者。當有攣急證。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治飲家,心下滿痛,欲嘔吐,或胸腹攣痛者。

此方妙在用蜜,故若不用蜜,則不特不得效,有瞑眩生變者,宜遵守古法。

雖利,心下續堅滿,留飲家特有此證。

淡飲之留停於一處者,謂之留飲。

醫案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