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酒湯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名稱[編輯]

半夏苦酒湯

出處[編輯]
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312條:「少陰病,咽中傷,生瘡,不能語言,聲不出者,苦酒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半夏洗,破如棗核,十四枚 雞子一枚,去黃,內上苦酒,著雞子殼中

右二味,內半夏苦酒中,以雞子殼置刀環中,安火上,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。不差,更作三劑。

加減[編輯]

去雞子湯,苦酒,加桂枝,甘草,即為半夏散及湯

主治[編輯]

《方極》

治咽中生瘡,音啞者。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余每以瓷鍋代雞殼,雖非古方,亦極便。

醫案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