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-17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原文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痰飲咳嗽脈證並治第十二第17條:「夫短氣有微飲,當從小便去之,苓桂朮甘湯主之,腎氣丸亦主之。」

注解[編輯]

1)《張氏醫通.痰飲》清 張璐:微飲而短氣,由腎虛水邪停蓄,致三焦之氣升降呼吸不前也。二方各有所主。苓桂朮甘湯主飲在陽,呼氣之短。腎氣丸主飲在陰,吸氣之短。蓋呼者,出心肺,吸者,入腎肝。茯苓入手太陰,桂枝入手少陰,皆輕清之劑,治其陽也。地黃入足少陰,山萸入足厥陰,皆重濁之劑,治其陰也。必視其人形體之偏陰偏陽而為施治。一證二方,豈無故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