栝蔞桂枝湯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出處[編輯]

金匱要略》痙濕暍病脈證第二第11條:「太陽病,其證備,身體強,几几然,脈反沉遲,此為痙。栝蔞桂枝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藥物 份量
栝樓根 二兩
桂枝 三兩
芍藥 三兩
甘草 二兩
生薑 三兩
大棗 十二枚

栝蔞根(二兩)桂枝(三兩)芍藥(三兩)甘草(二兩)生薑(三兩)大棗(十二枚)

上六味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,取微汗。汗不出,食頃啜熱粥發。

加減[編輯]

去栝蔞根,為桂枝湯

主治[編輯]

《方極》

桂枝湯證而渴者。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又治破傷風,與葛根湯證略相同,當以脈之浮數與沉遲斷之。

醫案[編輯]

1)馮某,女,35歲,低熱已一年餘,近一周來頭痛,身痛,汗出惡風,低熱,面赤,口渴,兩上肢拘急,肩背酸痛,舌苔薄白,脈沉細。證屬津液本虛,復受外邪,而致表虛肌不和,是為栝蔞桂枝湯證:天花粉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生薑10g 大棗4枚 炙甘草6g ,一劑差,三劑已。《張仲景用方解析》馮世綸 張長恩

誤治醫案[編輯]

1)湖南老翁,僑居浪華,堂州,某夕患轉筋,其證胸腹拘急,背腹強硬,頭痛,口舌乾燥,時吐舌舔唇, 旋即轉筋,脈直而欲死。令門生侍於傍者,予以處方,與桂枝加芍藥瓜蔞桂枝湯無效,改用雞屎白二錢,並無效。逐延鄰近湯村生者診之。 生曰:脈澀轉筋,當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。口舌燥者,乃因其舌筋不轉,血分動故津液乾,以此不當為熱證。 於是服本劑,並加針灸,病見轉機,續服一晝夜,翌日痊癒如常。翁甚贊湯村之奇效,以其語余,因附記其事,以供參考。《腹證奇覽‧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