薏苡附子敗醬散
出處[編輯]
《金匱要略》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第3條:「腸癰之為病,其身甲錯,腹皮急,按之濡,如腫狀,腹無積聚,身無熱,脈數,此為腸內有癰膿,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。」
組成[編輯]
薏苡仁(十分)附子(二分)敗醬(五分)
上三味,杵為末,取方寸匕,以水二升,煎減半,頓服,小便當下。
加減[編輯]
去敗醬,即薏苡附子散。
主治[編輯]
《方極》
治一身甲錯,腹皮急,按之濡如腫狀,腹無積聚者。
醫案[編輯]
1) 昔浪華,谷街某妻,年二十六七,患此證,三年未愈,眾醫束手無策,後延余治。往診之,腹滿體重如孕,雖不至臥床不起,然亦心煩不能行步。是時,因余未精腹診,故誤為腹滿,以大承氣湯攻之。不效,因與大柴胡湯,凡半年餘,亦如故不變。 病家以其無效,遂憮然而謂曰:足下素出大言,然今未驗,如此他醫焉能治之?終生將成廢人無疑。鳴呼,實堪悲夫。余聞之,愧己言行不一,告於吾師鶴泰榮先生。 先生乃往診之,重責余曰:汝未精古醫之術,如有病者,必先告我,而後悉以教汝施治之法,然汝弗聽吾言,自以為是,不審其腹證,妄投如此峻劑,以苦病家,不慎修術,侮師之罪大矣!世上希似汝之拙技者,大亂我古醫之道,可惡可哀,甚哉! 因教曰:此證肌膚甲錯,腹皮急,按之軟,薏苡附子敗醬散證也。汝先用之大承氣湯,大柴胡湯證安在?汝當以此為戒,慎莫輕忽。 余重謝罪,依教投方,僅二旬許,其疾頓愈,遂深曉腹診之不易。自玆益精研之,後醫術大進。《腹診奇覽‧薏苡附子敗醬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