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頭赤石脂丸

從 醫事通鑒
(已重新導向自 赤石脂丸)
跳到: 導覽搜尋

名稱[編輯]

赤石脂丸

出處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第9條:「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,烏頭赤石脂丸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蜀椒(一兩,一法二分) 烏頭(一分,炮) 附子(半兩,炮,一法一分) 乾薑(一兩,一法一分) 赤石脂(一兩,一法二分)

上五味,末之,蜜丸如梧子大,先食服一丸,日三服,不知,稍加服。

加減[編輯]

去附子,烏頭,赤石脂,加人參,即大建中湯

去蜀椒,烏頭,附子,加粳米,即桃花湯

主治[編輯]

醫案[編輯]

1)胃下垂:男,60歲,勞動型,平時雖不甚強健然未患有特別疾病。近一二年屢屢覺胃部嘈雜鈍痛,空腹時尤甚,故不時囁取食物以鎮痛。西醫診為胃下垂症。然治療數月仍無稍差。體質略見消瘦而蒼黑,胃部嘈雜鈍痛一日數發。食慾不振、嗜熱飲、便秘傾向、頭眩體倦、口內冷感、多唾液、屢屢不眠、脈遲。 用厚朴溫中湯,三日未見顯效。第四日轉用理中丸二日,於是大差。 續服月餘不唯嘈雜鈍痛俱除,而食欲大振,自云體重。(備註:一日,忽右胸骨椎刺痛難堪,乃暫兼用烏頭赤石脂丸二次(一次三粒)遂癒。仍續服理中丸二月,胃疾患消失若遺。《朱木通醫案》

2)心痛徹背背痛徹心:女,71歲,農家婦人。狀頗衰老。數年來以心痛徹背、背痛徹心之症狀,求各中西醫百治不差。主訴「二三年來每每(每日發作或一日夜數發)起發作性之心胸疼痛,急劇如錐刺6痛點呈流動性或散在性並無一定,節發作時或由胸部起而波及背部(如金匱之心痛徹背背痛徹心),或牽引而及側腹(如胸滿協下逆搶心之狀)-疼痛時印起惡寒口渴氣欲絕。平時多便秘。此時盛夏五月患者猶看厚夾衣則其寒冷可以推知。用烏頭赤石脂丸。以湯液之大黃附子湯煎服。疼痛大差。以湯液之大黃附子湯三帖囑其煎服,三日後其胞弟再來取藥,詢之據云大便並不太通,但各症狀已去十之七八,於是,四劑全癒。按本患者若以現代醫學眼光看之,諒為肋間神經痛。但從中醫的尺度而言,則屬金匱要略之胸痺心痛也。《朱木通醫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