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婢湯

從 醫事通鑒
跳到: 導覽搜尋

出處[編輯]

《金匱要略》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第23條:「風水惡風,一身悉腫,脈浮,不渴,續自汗出,無大熱,越婢湯主之。」

組成[編輯]

麻黃(六兩)石膏(半斤)生薑(三兩)甘草(二兩)大棗(十五枚)

上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麻黃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

原書加減[編輯]

惡風者,加附子一枚,炮。風水,加朮四兩。(《古今錄驗》)

加減[編輯]

加桂枝,杏仁,即大青龍湯

加白朮,為越婢加朮湯

加半夏,為越婢加半夏湯

加文蛤,杏仁,即為文蛤湯

加桂枝,芍藥,即桂枝二越婢一湯

主治[編輯]

《方極》

治一身悉腫,喘而渴,自汗出,惡風者。大青龍湯證而無咳嗽,衝逆,有腳攣急之證者,主之。「不渴」當作「渴」,「自汗出」之下,當有「或無汗」字。

《類聚方廣義》

東洞先生曰不渴,非全不渴之謂。無大熱,非全無大熱之謂。

腹證[編輯]

越婢湯腹證

醫案[編輯]

1)下肢筋肉神經痛:女,中年。二年來以下肢筋肉神經痛的病名而臥床。 神經過敏性的貧血質,四肢厥冷,自云背部寒冷如浸水中。初診之五日前病狀更加激烈.痛點從足背起,上及大腿,其筋肉皆麻痺而疼痛,以至不能行路,而且痛點常會流動轉移,局部呈浮腫之狀i居桓頭眩眼昏,體倦神疲。大小便正常,帶下頗多,月經約二天即止,量少色稍黑,脈遲而細。予越婢湯合桂枝加朮附湯(白朮 附子 杜仲)。諸證稍減,翌日更加茯苓,通計五日全治。按本病現代醫學謂之婁麻質斯,中醫學稱為歷節風。 蓋指其流注而言,外台秘要、三因方、直指方等, 皆稱為白虎歷節,朱丹溪之《格致餘論》則沿用仲景稱為痛風。治法則以桂枝麻黃烏頭配劑者為常用。但日本湯本求真氏則多用石膏配伍之劑,據其報告成績頗佳。《朱木通醫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