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連阿膠湯
出處[編輯]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303條:「少陰病,得之二三日以上,心中煩,不得臥,黃連阿膠湯主之。」
組成[編輯]
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一云三挺
右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三物,取二升,去滓,內膠烊盡,小冷,內雞子黃,攪令相得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
加減[編輯]
主治[編輯]
《方極》
治心中悸而煩,不得眠者。
《類聚方廣義》
《肘後方 時氣病起勞復篇》作「大病差後,虛煩不得眠,眼中疼痛,懊憹。」類梔子豉湯證,而證情不同。
治久痢,腹中熱痛,心中煩而不得眠,或便膿血者。
治痘瘡內陷,熱氣熾盛,咽燥口渴,心悸煩躁,清血者。
治諸失血證,胸悸身熱,腹痛微利,舌乾唇燥,煩悶不能寐,身體困憊,面無血色,或面熱潮紅者。
醫案[編輯]
1)肺膜炎心中煩不得臥:男,62歲,老農莊,自本年春初因患便毒,數服寒涼攻下之藥,荏苒兩月餘,便毒癒而陷虛弱。初時感覺倦怠疲乏,漸次手足痿軟麻痺、自汗盜汗、心下痞硬、頭眩眼花、口苦咽乾、便秘尿赤、 不眠心煩不食。雖經就地延中西醫治療,然三四個月不但無少差, 反而不能起床。九月中,由人推薦召筆者往診。全身枯瘦皮膚甲錯、腹部陷沒、手足冷而五心煩熱、脈微細、舌苔微黃、口乾不渴。心中煩悶加火灼之熱,及不眠。用柴胡加芒硝湯。命其服至便暢通為度。(本患者家住較遠,往返費時,所以處方留於患家命其就近配藥。)據說小柴胡湯連服十餘劑無少差。於是又復轉請西醫診治而病轉惡化。由其家人送至某西醫院駐院。經過六七日仍無稍差,且不眠與心胸灼熱更甚。至此乃決意再求筆者為之治療。以苓甘薑味辛夏仁黃湯溫下之。得大便暢通,翌日以少陰內挾鬱熱為據,投以黃連阿膠湯。是夜心中灼熱除而得熟睡,翌日即能外出購物。據其太太云半年來未有如昨夜之酣睡者。連服二劑心胸灼熱、不眠盡除,乃退院回其鄉里, 仍取二日份同去。當該醫院所診之病名為肺膜炎。按少陰病之正證為「但欲寐」,然「但欲寐」並非安眠熟睡,而是身體萎靡疲憊、精神恍惚恰如睡狀。至於黃連阿膠湯證之「心中煩、不得臥」,則為少陰病之變證。蓋少陰而內挾鬱熱、津液及血分為之枯燥,邪熱逆窒心胸,致使心中煩悶懊儂,故「心中煩、不得臥」也。總之「但欲寐」、「不得臥」,皆不眠也。《朱木通醫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