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黃加朮湯
出處[編輯]
《金匱要略》痙濕暍病脈證第二第20條:「濕家,身煩疼,可與麻黃加朮湯。發其汗為宜,慎不以火攻之。」
組成[編輯]
藥物 | 份量 |
---|---|
麻黃(去節) | 三兩 |
桂枝(去皮) | 二兩 |
甘草(炙) | 一兩 |
杏仁(去皮尖) | 七十個 |
白朮 | 四兩 |
麻黃(三兩,去節)桂技(二兩,去皮)甘草(一兩,炙)杏仁(七十個,去皮尖)白朮(四兩)
上五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黃,減二升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二升半,去滓,溫服八合,復取微似汗。
主治[編輯]
《方極》
治麻黃湯證而小便不利者。
《類聚方廣義》
治麻黃湯證而一身浮腫,小便粗利者,隨證加附子。
婦人禀性薄弱,每妊娠水腫墮胎者,其人用越婢加朮湯,木防己湯等,則有直墮胎者,宜此方。又,合葵子茯苓散亦良。
山行冒瘴霧,或入窟穴井中,或曲室混堂,諸濕氣,熱氣鬱閼之處,而暈倒氣絕者,俱可大劑連服,即蘇。
方解[編輯]
醫案[編輯]
誤治醫案[編輯]
1)肩膊神經痛:女,57歲。體格頗健,操作家庭瑣事不遜兄婦輩。忽於四、五日前感覺右肩膊酸軟而疼,漸次波及右腕。以至不得梳頭髮。體質血色均極佳良,不但肢節未見厥冷,脈亦正常(沒有傷寒論所謂細欲絕之象)-甚至無半點虛寒徵候。大小便亦極正常。用麻黃加朮湯二劑不應。轉當歸四逆湯與之,稍差,翌日加吳萸生薑,遂大效。連服三劑疼痛若失。《朱木通醫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