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人參湯
出處[編輯]
《傷寒論》宋本第163條:「太陽病,外證未除,而數下之,遂協熱而利,利下不止,心下痞鞕,表裏不解者,桂枝人參湯主之。」
組成[編輯]
桂枝四兩,別切 甘草四兩,炙 白朮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
右五味,以水九升,先煮四味,取五升,內桂,更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再夜一服。
加減[編輯]
去桂枝,即理中湯。
主治[編輯]
《方極》
治人參湯證而上衝急迫者。
《類聚方廣義》
頭痛發熱,汗出惡風,肢體倦怠,心下支撐,水瀉如傾者,夏秋之間多有之,宜此方。人參湯主吐利,此方主下利有表證者。
方論[編輯]
《類聚方廣義》
挾熱下利,此以表證未除而數下之,故素有之裏寒挾表熱,而下利不止也。主以桂枝人參湯者,以桂枝解表,乾薑蠲寒飲,止下利,人參解心下痞硬,甘草緩其急,不加損一味,得古方之簡約,其妙如此。
《朱木通醫案》
依照臨床經驗,本方之主治不一定皆是經過誤下之痢,而且不一定皆併發發熱。大抵平素胃腸虛弱者罹患感冒很容易呈現此證,是不必皆經過誤下也。此證若以現代術語言之則為「胃腸型感冒」。總之,具備人參湯證而兼有表邪者不論發熱與否皆有應用之機會,故此方為臨床家常用之。
雖然原文之「太陽病,外證末除而數下之,遂協熱而痢,痢下不止,心下痞硬,表裏不解者。」句是為誤下之補救藥,但平素胃腸虛弱─如胃下垂、胃無力之人而兼有感冒者多有應用之機會。是為一般臨床家常用之劑。
桂枝人參湯是於人參湯內加桂枝四兩,而將原來之甘草增加一兩(《傷寒論》如此記載)。依據原典:「太陽病,外證末除而數下之,遂協熱而利。 利下不止、心下痞硬、表裏不解者,桂枝人參湯主之」則為表熱裏寒之太陽桂枝湯證而醫者誤投與下劑,因而呈發熱下痢同時並作之補救辦法。然而在臨床應用,卻不必拘泥於曾否誤投下劑。大凡平素胃腸虛老(如胃無力、胃下垂、慢性胃腸病),屬於中醫所謂裡寒證而患感冒,大多呈現桂枝人參湯證。本方雖然以桂枝為頭,但其基本功效則為人參湯。故在臨床應用之際宜置重點於人參湯之證;簡言之,則人參湯證之兼有表虛發熱。感冒發熱而併發胃腸症狀者,現代醫學稱為「胃腸型感冒」,此種疾病包含下痢症狀(即如上面二例亦屬之)在內。但感冒而併發胃腸症狀者,《傷寒論》中記載頗多,然不外虛實二型。我所遭遇者以此方及葛根芩連湯最多,四逆輩次之。此方為裏寒之輕者,至四逆輩則為裏寒之甚也。至若用葛根芩連湯則當以汪昂之所謂「解表清裏」為目標。又臨床上對於虛實之鑑別,可從大便著眼:粘液性赤便,量少,裹急後重者屬於實證,葛根芩連湯最適合。水泄性,量多,腹痛輕者為虛或寒,選用其適證,桂枝人參湯或四逆輩。
醫案[編輯]
1)男,45歲,宿有痔疾。屢發腹部膨滿脹痛,百方治療無效。常發症狀如下:全腹部膨滿急痛,拒按。口乾而淡。大便難,但裏急後重如赤痢狀、尿短赤。在此之前,屢屢腹中結塊而疼痛雷鳴,發作時則冷汗如流。此次較為急劇,兼發熱惡寒戰慄、身體疼。小建中湯加蜀椒。一劑疼痛止,腹稍減而續得下痢清穀,同日下午轉用桂枝人參湯,於是發熱惡寒下痢俱癒。《朱木通醫案》
2)女,24-25歲,平素身虛體弱。屬陰虛證體質。即體格瘦削、面容蒼白、唇口血色缺乏、身體手足易冷。宿有胃病,容易膨滿疝痛,動輒下水泄痢。口內經常冷淡,絕對不敢飲冷, 此外則居恆頭重眩暈耳鳴。此乃中年常有之病,大底用人參湯一二劑便得小康。此次再發,除腹滿腹痛以外,更具腹中雷鳴下痢完穀,頭眩體疼。予桂枝人參湯合厚朴溫中湯,服二劑,症狀去十之七八。然翌日眩暈更甚,全身手足振顫如欲仆地狀,乃轉用單方真武湯,二劑全治。《朱木通醫案》
3)女,54歲。某接骨師的太太,體格瘦小虛弱,屬於虛寒體質。平時凡有感冒即發痰咳,大都以小青龍湯收效。同年八月中,其夫患流感皆由此婦人口述其病狀而取藥。數日後之一夜,突感全身違和而疲倦,繼而惡寒戰慄,頭痛腰疼,旋即腹痛泄瀉。據云一時間約六七行。此時更兼濈然自汗出、溫溫然欲吐而不能吐。遂命其子來囑我往診,至則患者覆重被而猶振振然惡寒( 無熱),此時酷熱暑盛,而此患者不但體溫頗低而手足厥冷。脈雖浮,但遲而乏力。此為桂枝人參湯證,乃投以桂枝人參湯,囑其今夜盡劑。翌日我因早晨散步之便訪之,則患者已自起備晨炊,料理孩子們上學之事。據云昨夜服初煎即惡寒腹痛俱減半而猶下痢一次,此服二次前後遂睡去。今早起床則昨夜諸症狀已爽然若失。現在唯覺口微苦,而頭眩體疼雖未全除,但頗輕。於是轉用柴胡桂枝乾薑湯四帖,各症俱消失無餘。《朱木通醫案》
4)女,農家婦,操勞過度的虛寒體質。八月末一日,其夫患流感皆由此婦人口述其病狀而取藥。數日後之一夜,突感全身違和而疲倦,繼而惡寒戰慄,頭痛腰疼,旋即腹痛泄瀉。據云一時間約六七行。此時更兼濈然自汗出、溫溫然欲吐而不能吐。遂命其子來囑我往診,至則患者覆重被而猶振振然惡寒(無熱),此時酷熱暑盛,而此患者不但體溫頗低而手足厥冷。夜半突然發熱惡寒,頭痛體疼,繼則腹痛泄痢。唯因遠處僻村,故隱忍一夜,翌日由其夫來問藥時症狀猶未稍減。用桂枝人參湯。向晚其夫再來取藥,據云服藥後各症狀皆癒,遂以原方與之,於是全治。《朱木通醫案》
5)男,劇作家,此人亦屬虛寒體質,平素感冒多以小青龍湯或人參湯加細辛五味子最適合,蓋具有胃寒及慢性氣管支炎也。九月初覺全身違和,傍晚時則淅淅然惡寒,繼而發熱,頭痛體疼、腹痛、下痢,紛至沓來。此人居於市區,往診比較方便。診定為桂枝人參湯證,用桂枝人參湯,連服二劑,一切病除, 遂停藥。蓋此劇作家雖平素身體虛弱,但由於工作忙碌,偶有疾病亦皆二三帖,病差即罷藥。《朱木通醫案》
6) 流感微惡風頭眩胃脹滿:女,18歲。生來無著病,體質普通健康程度佳。平素胃腸虛弱,大凡感冒多發咳嗽,大抵二三劑之小青龍湯則可全治。依其父口述:流感盛行,罹患感冒,然程度不重,唯覺全身違和,鼻塞鼻淵、頭眩、微惡風。此外症狀無從知悉,雖未經脈,以上症狀亦可斷定為桂枝人參湯證。用桂枝人參湯,二日後按其父云各症狀均消失無餘。桂枝人參湯出《傷寒論》下篇,是為人參湯加桂枝。雖然原文之「太陽病,外證末除而數下之,遂協熱而痢,痢下不止,心下痞硬,表裏不解者。」句是為誤下之補救藥,但平素胃腸虛弱─如胃下垂、胃無力之人而兼有感冒者多有應用之機會。是為一般臨床家常用之劑。《朱木通醫案》
7)流感呈胃症狀:女,17歲。稟賦薄弱,肌膚嫩白。近月來流行感冒猖獗,自覺有感冒氣味。頭痛、體倦、鼻淵、噴嚏、微微惡風。同時胃部脹悶不快,因而食慾銳減。用桂枝人參湯。翌日惡風去而胃脹亦消食思大進,倦怠恢復,再進一劑,於是全治。二日後共母亦似同此症候來診,依法投以桂枝人參湯,同樣二劑全治。《朱木通醫案》